減隔震百科 基礎隔震技術的發展與現狀 基礎隔震技術的早期階段 1909年,美國的J.A.卡蘭特倫茨提出了另外一種隔震方案,即在基礎與上部建筑物之間鋪一層滑石或云母,這樣地震時建筑物會發生滑動,以達到隔離地震的目的. 1921年,美國工程師... 09月28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百科 建筑結構減隔震及結構控制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傳統的抗震方法 地震是由于地面的運動,使地面上原來處于靜止的建筑物受到動力作用而產生強迫振動,因而在結構中產生內力、變形和位移。經過簡化后模型的動力學分析,即一次次的震害分析進行修正、補充,得到一... 03月09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百科 高層建筑結構隔震設計關鍵問題探析 本文主要探究有關于高層建筑結構隔震設計的內容,簡要闡述隔震結構的組成構件以及設計要求,著重分析具體的設計內容,包括長期減震、結構延性、支座受拉、面壓計算等方面。致力于提高建筑結構的穩定性,確保建筑使用... 03月07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百科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隔震減震問題及措施探討 在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工作中,隔震減震的設計十分重要。在設計時,必須保證小震不會損壞建筑結構,中震可以對其進行維修,大震時建筑設施不會出現傾倒坍塌等危險事件。做好合理高效的隔震減震設計工作,讓其起到較強... 03月02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百科 懸掛隔震的原理是什么? 懸掛隔震即將結構的全部或大部分質量懸掛起來,使地震動傳遞不到主體質量上,產生較小的慣性力,從而起到隔震作用。懸掛結構在橋梁、火電廠鍋爐架等方面有大量應用。 懸掛結構懸桿受力較大,須采用高強鋼,而高強鋼... 08月30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減隔震百科 根據隔震形式的不同建筑減隔震技術可以怎么劃分? 根據隔震形式的不同,建筑隔震技術分為基礎隔震和懸掛隔震。基礎隔震就是在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基底設置隔震裝置。基礎隔震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學者河合浩藏于1881年提出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①橡膠支座。它是由... 08月30日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