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多層砌體房屋
多層砌體房屋是我們的主要結構類型之一。但是這種結構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震害表明,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多層砌體房層的破壞部位主要是墻身,樓蓋本身的破壞較輕。因此,采取如下措施:
1)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減少墻身的破壞,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
2)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與構造柱連接起來,增強了房屋的整體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
3)加強墻體的連接,樓板和梁應有足夠的長度和可靠連接。
4)加強樓梯間的整體性等。
框架結構
鋼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是我國工業與民用建筑較常用的結構形式。震害調查表明,框架結構震害的嚴重部位多發生在框架梁柱節點和填充墻處。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頂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內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框架設計成延性框架,遵守強柱、強節點、強錨固,避免短柱、加強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變,避免出現薄弱層,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徑。構造上采取受力筋錨固適當加長,節點處箍筋適當加密等措施。
防震縫
不論什么結構形成,防震縫可以將不規則的建筑物分割成幾個規則的結構單元,每個單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確、合理,避免產生扭轉或應力集中的薄弱部位,有利于抗震。
贊
0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