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給樓房穿上“氣墊鞋”

  • A+
所屬分類:減隔震新聞

地震了,建筑為什么會倒塌?那是地殼突然之間釋放的巨大能量讓地表上的建筑難以招架,沒站穩。隔震墊就像給建筑物穿上了“氣墊鞋”,一部分能量被鞋吸收了,沖擊力小了,建筑也就容易站穩了。昨日,本報刊登“我市建筑物首次安裝隔震支座可將8級地震震動減至5.5級”的新聞,引起了廣大讀者的關注。為此,記者專門采訪了相關專家,揭秘隔震原理——

隔震墊的“大名”叫橡膠鉛芯隔震支座,長得其貌不揚,兩塊鋼板中間加個圓柱體,兩塊鋼板是連接上下地基的,而整個減震的玄機就在于中間的圓柱體,其表層是由一層橡膠包裹,中心部位有個鉛芯,鉛芯被置于一層鋼板一層橡膠的疊層中。據中國地震局哈爾濱工程力學研究所所長孫柏濤介紹,地震來時,會同時產生縱向與橫向的震動,對建筑最具破壞力的多是橫向的震動。當這種震動傳導到地基時,隔震墊的上下兩塊鋼板間就會產生水平的位移,由于鉛芯具有易被損壞的特性,許多地震產生的能量就被吸收了,這就像腳穿上了“氣墊鞋”,運動所產生的具有破壞性的能量也就被消減掉了。而周圍的鋼板與橡膠的疊層則兼具了韌性與鋼性,有效地支撐了建筑物。當地震來時,橡膠層就會隨著地震波而水平拉伸,發生位移,每層高強度的橡膠最大水平移動的距離能夠達到自身厚度的2.5倍,也就是說,隔震墊能夠水平變形250%而不會影響使用。到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一個小小的隔震墊能夠把8級地震的震動減至5.5級。

對于這種裝有隔震墊的建筑而言,它的地基也與眾不同,它要與周圍的土壤保持距離,這些地基的周圍會有長得像“擋土墻”一樣的框架,為其“跳舞”預留出足夠的空間。當然了,隔震墊多大、“擋土墻”多遠都是要由專家“量身定做”的。

據介紹,這種隔震技術適用于寬大型的建筑,層高一般不超過5層樓,如機場等,通常來說只會增加建筑成本的10%以內,因此在我市也有廣泛的推廣性和適用性。目前在美國、日本等多震國家已廣泛應用。1995年,日本阪神地區發生里氏7.2級地震,距離震中35公里的西部郵政大樓采用的就是這種隔震技術,結果建筑震后完好。1994年,美國洛杉磯北嶺的地震中,采用同樣隔震技術的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校立醫院表現也十分出色,震后不僅不影響營業,還在震后救災中發揮了出色的救援作用,而位于街對面的洛杉磯鄉村醫院則遭到了嚴重破壞。

國為減隔震招商
kdm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