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樓房基礎筏板中膨脹加強帶具體做法是采用比澆筑混凝土高一等級的混凝土,設置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縮應力發生的最大部位,來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提高連續澆筑混凝土的強度及抗裂、防滲性能的超長混凝土整澆澆筑技術。主要用于替代后澆帶的連續澆筑無縫施工技術。
帶內混凝土與筏板混凝土不一樣,采用的是膨脹混凝土,且高一等級。澆筑的話和普通后澆帶一樣澆筑,非沉降的膨脹加強帶可在兩側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28天后再澆筑,大體積混凝土的膨脹加強帶應在兩側的混凝土中心溫度降至環境溫度時再澆筑。
塔樓筏板澆筑時使用5臺地泵泵送混凝土,左右兩部分各兩臺,中間膨脹加強帶一臺。施工時先分別從兩頭分層斜坡澆筑(分層澆筑施工方法參照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前進方向指向中間的膨脹帶。待左右兩部分混凝土澆筑到距膨脹帶5~6m時,中間膨脹帶開始分層斜坡澆筑,澆筑順序與左右兩邊的順序一致。
擴展資料
針對塔樓筏板基礎的結構特點,擬采用增設膨脹加強帶。膨脹加強帶處的混凝土為微膨脹混凝土,膨脹外加劑HF-3的摻量為12%,可以減少筏板的整澆長度,防止筏板基礎在溫度降差與干縮影響下出現裂縫。
砼初凝后要立即覆蓋薄膜及棉氈進行養護,養護期不少于14天,要始終保持砼表面濕潤狀態。尤其應注意膨脹加強帶的養護,保證膨脹帶的限制膨脹率在濕潤的環境下達到0.0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