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美國西部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帶,它像一個巨大的環,沿北美洲太平洋東岸的美國阿拉斯加向南,經加拿大本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墨西哥西部地區,到達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然后從智利轉向西,穿過太平洋抵達大洋洲東邊界附近,在新西蘭東部海域折向北,再經斐濟、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我國臺灣省、琉球群島、日本列島、阿留申群島,回到美國的阿拉斯加,環繞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陸和海洋分隔開來,地球上約有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里。
紐約市位于美國的東岸,沒在這條地震帶上。人們認為地震往往是在美國西海岸發生,只有強烈的地震會出現在美國東部地區,但概率特別低。實際上,美國東部地區的地質結構具有許多冰川時代殘留的堅硬巖石,從而使地震波傳播得更遠且更為強烈,因此一旦發生地震,其損壞范圍將更大且更為嚴重。比如,1737年發生的一場5.0級的地震導致紐約的煙囪倒塌,且從波士頓到費城一路都有震感。而1884年發生的一場5.5級的地震造成了差不多的損壞,但紐約周圍毀壞的范圍比上一次更大。此區域在1783年還經歷了另一場地震。經過科學家門的統計,從1677至2007年間在紐約周邊38.4萬平方公里區域內所發生過383場地震。
贊
0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