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樁及后壓漿施工工藝技術要求

  • A+
所屬分類:減隔震百科

灌注樁及后壓漿施工工藝技術要求

  本工程施工按《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 94-94)及有關施工驗收規(guī)范的規(guī)定和設計圖紙說明要求進行。
  1、 施工準備
  本樁基工程為濕作業(yè)工藝,為防止坑內作業(yè)受降雨及地表水的影響,要采取常規(guī)雨期施工的措施,總包方現(xiàn)場應布置排水溝、集水井及抽水設備,以便及時外排集水。
  1.1 施工放線
  根據(jù)樁位平面布置圖及總包提供的測量基準點,首先由專職測量人員進行放線工作,放線結束后會同總包方、監(jiān)理及設計人員共同驗線,認為無誤并簽字認可后方可進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
  1.2 埋設護筒根據(jù)樁位預埋護筒,護筒內徑比設計樁徑大100mm左右,長度0.8~ 1.0m。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埋設誤差不得大于50mm,護筒埋設應保持垂直;埋設護筒的孔口要大于護筒直徑100mm以上,周圍需用黏性土從下往上填滿搗實。經(jīng)測量人員用儀器復核后方可開鉆。
  1.3 鉆機就位
  鉆機就位時,要做到機座平穩(wěn),轉盤中心與樁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還必須做到"三點一線", 即天車中心,回轉器中心與鉆頭中心線在同一鉛垂線上。
  1.4 挖設循環(huán)系統(tǒng)按照旋挖鉆機鉆進成孔要求,鉆機施工前需挖設儲漿池以備鉆進泥漿護壁使用。本次工程樁樁長基本相同,總包方要求不得在現(xiàn)場開挖動土,因此統(tǒng)一考慮≥10m3的地面儲漿池。
  1.5 對設計資料進行技術交底,對施工進行安全交底。
  2 、鉆進成孔
  2.1 鉆頭
  土層及卵石層選用雙翼帶梳齒鉆頭或鑲焊硬質合金刀頭的籠式鉆頭。
  2.2 循環(huán)泥漿性能注入孔口泥漿:比重≤1.10; 排出孔口泥漿:比重≤1.20。
  2.3 鉆進成孔工藝操作要點
  (1)鉆機就位確保準確,鉆桿要求垂直,在施工中不發(fā)生傾斜、移動,經(jīng)檢測無誤后方可開鉆。
  (2)開始鉆進時先輕壓慢轉,當鉆頭正常工作后,逐漸加大轉速調整鉆壓。
  (3)鉆進過程中應細心觀察進尺及出渣情況,根據(jù)出渣種類及多少適當控制進尺速度。
  (4)鉆進時如孔內出現(xiàn)坍孔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將鉆具提離孔底并保持泥漿液面高度;必要時向孔內輸送性能符合要求的泥漿,提高凈水壓力,以抑制繼續(xù)塌孔。
  (5)及時清理孔口排渣,避免泥漿漫流,做到文明施工。
  2.4 及時換漿和排渣,保證泥漿凈化
  為提高鉆進效率和保證孔壁穩(wěn)定,必須及時換漿和排渣,確保泥漿性能指標滿足鉆進成孔需要。
  2.5 清孔
  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后,此時空轉不進尺,以比重較低(1.05~1.10) 的新泥漿替換孔內比重較大的泥漿。
  3 終孔驗收及質量驗收
  3.1 終孔驗收
  當鉆至持力層設計深度并滿足有效樁長要求后即可停鉆。樁孔終孔后,由鉆機班長、質檢員提請總包復檢合格后報監(jiān)理,對其樁徑、孔深、垂直度及孔底沉渣等各項指標依據(jù)規(guī)范規(guī)定及設計要求進行驗收簽署意見。達到標準后進行下道工序。
  3.2 樁孔質量標準
  (1)樁徑允許偏差:≤-50mm;
  (2)垂直度允許偏差:1%;
  (3)孔底沉渣:≤100mm;
  (4)樁位水平偏差:單樁、條形樁基沿垂直軸線方向和群樁基礎中的邊樁d/6,且不大于100mm;條形樁基沿順軸線方向和群樁基礎中間樁d/4,且不大于150mm;
  4 鋼筋籠制作與吊放
  4.1 鋼筋籠的制作方法要求
  (1)鋼筋籠規(guī)格及配筋嚴格按設計圖紙進行,壓漿管閥的加工、制作及安放應在地基所技術人員指導下,按圖紙技術要求制作。
  (2)進場鋼筋規(guī)格符合要求,并附有廠家的材質證明,現(xiàn)場按批次及見證取樣規(guī)定送試驗室進行原材料及焊接試驗檢驗。
  (3)籠子制作嚴格依設計進行,允許偏差符合現(xiàn)行規(guī)范、規(guī)程規(guī)定。
  (4)主筋配筋時,滿足每個斷面接頭數(shù)不超過主筋總數(shù)的50%。錯開焊制,斷面間距不小于1m。
  (5) 搭接焊及幫條焊的鋼筋,焊接長度單面焊不小于10d, 雙面焊不小于5d。
  (6)主筋與加強筋間點焊焊接,箍筋與主筋間綁扎并間隔點焊。
  (7)保護層墊塊,每籠不少于3組,每組不少于3塊。
  (8)籠子成型后,經(jīng)過總包方及監(jiān)理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2 根據(jù)《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88)及《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 94-94),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如下:
  (1) 主筋間距:±10mm;
  (2) 螺旋筋螺距:±20mm;
  (3) 鋼筋籠直徑:±10mm;
  (4) 鋼筋籠長度:±100mm;
  (5) 主筋保護層:±20mm 。
  4.3 鋼筋籠的吊放
  (1)鋼筋籠吊放時值班工長、質檢人員、安全員及機臺班長必須在場,并由值班工長統(tǒng)一協(xié)調指揮。
  (2)鋼筋籠較長時用吊車整體起吊入孔,應保證平直起吊。
  (3)籠子吊離地面后,利用重心偏移原理,通過起吊鋼絲繩在吊車鉤上的滑動并稍加人力控制,實現(xiàn)平直起吊轉化為垂直起吊,以便入孔。
  (4)各起吊點應加強,防止因籠較重而變形。起吊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密切配合。
  (5)吊放鋼筋籠入孔時,應對準孔位輕放慢放入孔,遇阻礙要查明原因,進行處理,不得強行下放。
  (6)入孔后,由墊塊及通過插桿定位。
  5 混凝土澆灌
  (1)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高層塔樓及裙房工程樁混凝土強度等級均為C35 ,按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規(guī)范要求,委托監(jiān)理認可的達標混凝土攪拌站負責攪拌、運輸,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 ,砂率在40%~45%。
  (2)灌前導漿管安裝必須加密封圈,連接堅固,不漏漿。
  (3)灌前必須放好球膽及蓋板。
  (4) 初灌量保證在1.0m3以上,并保證初灌埋管深度不小于0.80m。
  (5)初灌時,導管底口距孔底距離控制在0.30~0.50m之內。
  (6) 灌注過程中,導管埋深2~6m,嚴禁導管提出混凝土面。
  (7) 灌注連續(xù)不斷,徐徐灌入,并在混凝土初凝時間內灌完一樁。
  (8)灌前控制好孔底情況,灌注過程中控制好埋管深度,灌注將要結束時,控制好最后一次混凝土灌量,超灌浮漿層厚度≥1.0m。
  (9)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有關規(guī)定及時制作試塊,每施工工作日制作一組試塊,標準養(yǎng)護28天,送一級試驗室進行抗壓試驗。
  (10)水下混凝土灌注須填寫《鉆孔灌注樁施工記錄表》。
  6 基樁后壓漿
  (1)根據(jù)設計圖紙在鋼筋籠相應位置設置壓漿閥。壓漿導管之間用管箍連接,壓漿導管與鋼筋籠用鋼絲連接。鋼筋籠下放孔底后不得再懸吊,避免扭轉和反復沖撞孔底。
  (2) 灌注樁身混凝土2天后即可進行樁側、樁端壓漿,壓漿順序一般為先樁側后樁端,具體實施時可根據(jù)現(xiàn)場成孔灌注情況進行調整。
  (3)壓漿水泥采用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漿的水灰比為0.5~ 0.6。
  7 空孔回填
  基樁后壓漿結束后,空孔部分用現(xiàn)場廢渣回填,或用鋼筋網(wǎng)片覆蓋作為孔口安全防護措施。
  8 泥漿外運
  泥漿使用發(fā)現(xiàn)過多沉淀,稠度過大,應及時清運出場,不準現(xiàn)場隨意排放,以免造成泥漿污染,道路難行。廢棄泥漿需采用全封閉泥漿罐車組織外運。
  9 樁頭剔鑿
  樁頭剔鑿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在混凝土成樁后24h內用撈勺將浮漿清理至樁頂標高以上約100mm 位置; 第二步, 待一組或局部一小批樁全部施工完畢后及時進行樁間土方挖運,并清理樁頭混凝土到樁頂標高位置。
  10 冬期施工
  本工程施工后期鄰近冬季,視氣溫情況變化應考慮合理冬期施工措施。要求混凝土供貨單位在干料拌合過程中加入適量防凍劑,商品混凝土拌合物入孔溫度不能低于5℃,成型后孔口及時覆蓋進行保溫。
國為減隔震招商
kdmin

發(fā)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